从毕节看贵州决战脱贫攻坚纳雍寨乐镇穿
2023/6/24 来源:不详几个月前,“她”可能还是木屑、麸皮,几个月后,“她”就长成了一大脱贫主导产业,一枝独秀,助农增收。
竹荪,形似白裙飘飘、形态婀娜的“小仙女”,营养丰富,又名“雪裙仙子”、“菌中皇后”,常见并可供食用的有长裙竹荪、短裙竹荪、棘托竹荪和红托竹荪4个品种。
贵州竹荪是世界著名、珍贵的食用菌之一,而纳雍出产的红托竹荪,又是特色优质的“菌中珍品”。 12月21日,“从毕节看贵州决战脱贫攻坚”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纳雍,探秘寨乐镇易地产业扶贫基地新进展。
在寨乐镇革新坝区,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经营主体,整合扩建了个大棚,建立了寨乐镇易地产业扶贫基地,主打红托竹荪等食用菌产业发展种植,覆盖全镇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余户余人,逐步脱贫,截至目前,全镇未脱贫户余人。 食用菌产业,作为贵州省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十二大特色产业之一,是扶贫增收活脱脱的“缩影”。 精心培育,塑造产业“优质身段” 寨乐镇易地产业扶贫基地在建立时,就是作为主导扶贫产业,按照全产业链打造的。
金蟾大山拥有自主专利,实力雄厚,目前已建成工程技术中心、菌棒厂、栽培基地、清洗包装加工车间等。 研发菌种、发酵、搅拌、制棒、灭菌、冷却、净化、接种、培养、取菌棒、取土、上框、栽培、清洗、烘干、包装、冷链等,每一个环节和流程皆是高标准、严要求,工人们都有条不紊、精细入微。
从入驻寨乐镇起,金蟾大山就致力于打造贵州竹荪品牌,助力脱贫攻坚,带领群众致富,还获评了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公司优先招纳贫困人员。”金蟾大山公司负责人张军表示,来这里务工的除了周边群众、贫困户,还有搬迁户等,正常的工酬之外,还有餐补,做工奖励等。 “精准扶贫搬迁来这里务工后,每月收入能达到-元左右,有时候获得优秀员工奖就能拿到多元的收入。”工人祖银香告诉记者。
“以前露天每年只能种一季,我们改建大棚添上了增温设备;以前是传统的固体菌种,我们开始研发应用液体菌种;以前是传统的覆土栽培,我们改造成叠框立体种培,现在一年四季皆可种植红托竹荪。”张军介绍,特殊的四季出菇棚,食用菌产量倍增,寨乐基地在技术上突破、革新、改进,实现了工厂化高效生产。 一年可培养万棒左右,年产值多万元,市场前景广阔,目前洽谈合作的有20余家,已建立合作的有4家。 “这是非常好的扶贫产业,我们要把它的效益充分发挥出来,实现群众脱贫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和价值。”寨乐镇党委书记李春谷信心坚定。 寨乐基地红托竹荪良品优质、全年栽培、四季出菇、货源稳定,在东南亚、韩国、日本、上海、广东、福建、四川、云南、港澳台地区等市场都很受欢迎。 破土长成,脱贫增收“大显身手” 李春谷算了一笔账,每亩地可建2个大棚,每个大棚每季产量余斤,鲜品能卖到40-60元/斤,每季收益最低有5万元,每年种植2季,每个大棚每季产值就可达11万元左右。
寨乐基地以易地扶贫产业的利益联结方式,产生的效益分红覆盖整个寨乐镇贫困户。 “年,分红达余万,户均元上下,人均约元。” 根据《寨乐镇年度财政扶贫资金产业项目二次分红实施方案》,基地效益分红70%用于贫困户分红,30%用于村集体经济积累。贫困户分红的部分,60%用于贫困户参与村级公益劳动报酬,10%用于遵守法律法规及村规民约量化考核,30%用于家庭环境卫生的考核评比。
“扶贫不是养懒汉,这样的分红方式,不仅能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让贫困农户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及民风建设。”李春谷说,做得好的群众,也会在平时一些评比奖励上有所倾斜。 平均每个棚需要配备1个劳动力,常年用工需求量大,高投入、高附加值、高产值,“三高”产业,劳动密集型。群众务工工资,干不满22天,按80元/天计算;干满22天,按元/天计算,还有额外补助20元的生活费。 寨乐基地根据“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带动方式,金蟾大山负责主体经营,合作社协调组织劳务,解决就业达余人,其中贫困人员余人。
“以前做庄稼,连肥料钱都‘捡’不到,勉强糊口,现在到这里务工,每天上班8小时,能有80元收入。”一个人养4个孩子,家庭负担沉重的周艳菊除了务工工酬,流转到基地的3亩地每年每亩有元的土地流转费,还有保底分红,极大增加了收入。 目前,纳雍县规划建设的个四季出菇大棚已分别选址在寨乐、乐治、董地、锅圈岩、猪场等乡镇,各地正陆续建设中,寨乐已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扶贫,关键是要有产业支撑,没有产业就富不起来,富不起来拿什么扶贫,所以,要力争户户有增收门路,就必须发展产业,要拉贫困户一把,人人有稳定收人,脱贫才能持久。”李春谷坦言,产业成规模、效益较明显,是寨乐镇最大的特点。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王培金忠秀何永利编辑肖慧编审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