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贵渝十种当地传统火锅亲测一次性发布
2023/4/22 来源:不详作者:果先生,上海财经大学MBA,人力资源工作者。记录职场,分享旅程,捕捉烟火。
我这世人最欣赏、也是最希望成为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蔡康永,另一个就是大美食家蔡澜。蔡澜先生是为了一直学习的榜样,他的节目和他的书籍我都有专门去看,他对食物的很多观点和品味我也深表认同。不过蔡先生曾经表示他最不喜欢火锅,因为太低俗,没有技术含量,甚至恨不得赶紧让火锅消失,在这一点上我不敢苟同。说起来我还是一个挺执着的火锅爱好者,而且基本上各种火锅我都爱!
对于懂得吃的人来说,一直信奉着“不时不食”,到什么时节就该吃什么应季的食材,对于我来说还有个习惯,就是“不地不食”,也就是说要吃什么地方特色风味,就一定要去到当地吃才正宗,尤其是火锅这种东西,就是要到当地吃才是最对的,即便现在各种品牌连锁店开的遍地都是,我始终相信还是在原产地吃才最对味儿!
来到贵州,首选酸汤鱼火锅,只可惜行程没有安排去凯里,那里才是酸汤鱼火锅的发源地,好在贵阳也有来自凯里的店,所以即便是要排队也要去吃一下。
贵州有句老话,叫三天不吃酸,两脚打偏偏,所以对于贵州人来说,酸辣就是他们最爱的味道,酸的浓烈、辣的喷火,就像当地人的性格,爱憎分明,快意恩仇。酸汤鱼其实有红酸汤和白酸汤两种,在外地基本都是吃红酸汤为主。酸汤是通过自然发酵的,里边还加了木姜子和当地野生小番茄,所以酸味中多了几分清新醇和,沸腾后先喝一碗,酸冽爽口,毛孔和胃口全部张开。
酸汤配江团最好,黄辣丁也非常适合,个人建议多花点钱选野生的,肉质嫩滑的来有弹性,细腻鲜甜,配上调和了糊辣椒、腐乳和折耳根的蘸水,相得益彰。很多人吃不惯折耳根的鱼腥味儿,但这是贵州菜的灵魂,吃着吃着就爱上了。
鱼吃完了之后,简单的加点青菜和豆腐就好了,不建议再往里涮其它的肉类或者丸类了,感觉肉油味儿会破坏了整锅汤的清爽。如果有排泄不通畅的朋友,记得一定要多喝两碗汤,真的非常有益消化排毒,绝对的让人身轻体爽,一身轻松!
近年来除了酸汤鱼之外,市面上还比较流行酸汤牛火锅,以及跟麻辣烫是亲戚的酸辣烫。
时间紧任务重,我又尝试了一下最近特别热门的豆米火锅。原本以为豆米火锅就是顺德毋米粥火锅的贵州版,结果端上来一看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汤底依然还是贵州人钟爱的酸辣口味,虽然看着红,但只是微微辣而已。最大的区别就是锅底里加入了大量的红芸豆,已经煮到粉烂起沙。
起锅时也可以先喝一碗汤,浓浓的超好喝。然后先是涮一些酥肉类熟食,再涮生鲜。其中的鲜板筋尤其要怒赞一下,原本以为会韧到嚼不动,但实际上非常的软弹,口感像有弹性的鸡胸肉,或者是软嫩的猪肚。
豆米火锅的最大卖点其实是吃到最后,满满一锅浓缩的都是精华,浇到白饭上吃,方得始终圆满。不过感觉豆米火锅偏网红色彩,形式大于内容,闲着没事可以感受一下,但不会强烈推荐。
进入到昆明之后,放下行李就直奔野生菌火锅店排名第一的“一朵菌”,还好客人不多,点了一个包含十几种野山菌的拼盘套餐。汤底是金黄色泛着油光的浓鸡汤,一盘煮熟的乌鸡肉,以及一大盆各种菌子,服务员每个介绍了一遍,根本也记不住谁是谁,反正一起下锅煮了吧!
煮的时间必须严格控制在20分钟,而且煮的过程中不能捞也不能碰,闹钟响了之后服务员还要盛出一点汤作为留样,以免有中毒的事情发生。
首先喝一口汤,又浓又滑,稍微有点挂口,回味甘甜,鲜香满口,连着喝了两碗之后发现汤底了有放大蒜,原来这就是鸡汤提鲜的秘诀。
接下来就是进入菌子时间,诚心建议不需要添加任何蘸料,就吃原本的鲜甜味。竹荪爽口,鸡油菌油香,红乳牛肝菌嫩滑,羊肚菌爽脆,总之各有各的口感和味道,大饱口福。可惜的是现在松茸不当季,只有冻品。
最后也就是涮些清淡味的蔬菜和米线收尾就好,千万别再放什么别的乱七八糟的了,会破坏掉所有的味道。
总之野山菌火锅绝对值得一试!
在昆明的最后一顿,也是用火锅收尾,吃的是和顺土锅子。土锅子是和顺人逢年过节必备的一道菜,据说清明扫墓的时候,做好的土锅子还要拎着一起去上坟。传统正宗的土锅子是用泥土烧成,所以才叫土锅子。也有另一种说法是火山热海。中间的炭火表示火山,锅里的汤则是热海,也很形像。只是现在手工土锅制作不易,店里卖的都是用铜锅了。
制作土锅子工序复杂,一般都得提前几个小时甚至是几天去准备。汤底是用土鸡或排骨熬成的鲜汤,清甜爽口。其次是材料有十几种之多,每家的选料都不太一样,分别由下往上,依次放入白菜、青笋、萝卜、芋头、粉条之类的素菜,然后上面再分别摆上酥肉、丸子、蛋卷、鸡块、火腿、猪皮、腊猪脚之类的荤菜,浇上汤之后用炭火,慢火慢煮,慢品慢尝,和家人亲朋、知己好友一边畅谈,一边饮酒,热气腾腾、其乐融融。不过我个人是不太推荐这道,毕竟饭店里做出来的,即点即上,比不上乡下家里的费心费神。真要想吃的话,还是到当地的农家去吃才最正宗。
来到了香格里拉,进入了藏区,就要吃当地首选的牦牛火锅。汤底是用牛骨熬成的,鲜的很充分,另外加入了辣酱,煮到后面的时候就会又鲜又辣,比较重口。
汤底里用了各种蔬菜、粉条,以及剁成大块的牛脊骨,表面上铺了一圈已经实现煮熟的大片牦牛肉。一直以为都觉得牦牛肉比较柴比较韧,可能是火锅里选的部位比较好,嫩滑绝对算不上,但肉质紧实不干硬,蘸上料汁儿还是可以的,配当地的啤酒最合适。
但真正这锅里最有灵魂的其实是各种蔬菜,尽管香格里拉本地种不出来,都是从附近的县市运过来的,但品质都非常好,尤其是茼蒿,哪怕是蘸了咸辣的料汁儿,但依然还能吃到非常甜的蔬菜原味。
藏区里另一样人气的火锅就是松茸炖鸡了,都是提前大锅炖好的,然后用铜锅子分装之后,边煮边吃。看样子和昆明的野生菌火锅一样,汤底金黄油亮,香气四溢,不同的就是锅了只有鸡块和松茸菌,加了点枸杞和藏红花。
先喝上一碗汤,香浓鲜甜,微微冒汗,是整锅的灵魂。鸡块根本也不用吃,就是借个味儿而已,松茸是保鲜的,虽然比不上刚刚采下来的品质,但总算是还没让人失望。
最后再用鸡汤泡米饭一起吃,饱足之余也是非常的豪华。
在香格里拉的四天里,一共吃了两次松茸炖鸡,鸡汤喝了个饱,绝对值得强烈推荐!
进入到重庆之后,第一餐一定得是向九宫格老火锅致敬!其实国内的火锅店最普及的应该就是重庆火锅了,但说实话,大多数都不正宗,主要就还是锅底的问题,另外就是形式大于内容的噱头比较多。
00:10毕竟重庆有三万多家火锅店,每个重庆人都是吃火锅的行家,嘴刁的很,好不好吃、正不正宗一口就见分晓。因此火锅店想要活下来,就必须得是精工细作,各有两手绝活儿,也只有是在重庆当地吃,才能深得火锅的精髓。
鉴于大家对重庆火锅都非常熟悉,果老师就只分享几个吃重庆火锅的小TIPS吧!
首先,我们现在见到的九宫格,主要是因为以前重庆人都是吃老油火锅,就是同一个锅底,大家都是拼桌一起吃的,这几个人吃完了,下几个人来了接着还是吃这个锅。所以你几个格,我几个格,各吃各的,别吃混了。现在大家比较讲卫生了,不要混着吃,但这九个格因为位置的不同,火候和温度也不一样,所以不同的料要分开不同的格子放。中间这个格温度最高、滚的最厉害,所以适合涮毛肚、牛肉、鸭肠这类高温瞬间烫煮的食材,周边的格子温度相对低一些,可以把海带、猪脑、鸭血等耐煮吸味的食材放进去,总之就是别混着放。
第二,吃火锅一定会用到蘸料,多数人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想加什么就加什么,结果满满的一碗粥样的调料就诞生了。但是真正吃火锅的行家,蘸料就只有蒜泥和香油两种,而且香油不能一次全加进去,先是加一点,等吃的越来越辣的时候就再加一些香油,这样既能解辣,又不会太腻。所有锅底和食材的香浓味道就配这两种蘸料最是恰如其分,其它的所有都是多余了。至于北方人吃火锅喜欢的芝麻酱、腐乳之类的更是重庆火锅的大忌,千万别加!
第三,火锅重油重辣,热气腾腾,所以很多人喜欢喝冰可乐、冰啤酒、王老吉之类的解辣去火,其实这些解辣的效果都不好。而且还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重庆火锅多用牛肉锅底,热牛油吃起来喷香,但遇到冰饮料之后会在肚子里凝结,既不利于消化分解,又不舒服。很多人吃完火锅会拉肚子,很有可能就是喝了冰饮料的关系。那么喝什么饮料最好呢?个人推荐豆奶,常温即可,辣的口腔火烧火燎的时候,来一口豆奶即刻缓解。吃完火锅后也可以喝点热茶,去油解腻,总之尽量少喝冰饮料。
除了传统老火锅之外,重庆人还喜欢用火锅的套路对付各种食材,比如磁器口最多的古镇鸡杂和路边的各种黔江鸡杂都是这个套路。我个人建议吃鸳鸯锅,就是一边鸡杂,一边血旺。鸡杂浓香,血旺鲜嫩,一锅吃到两种味道和口感。
在重庆的最后一顿火锅,吃的是吊锅耗儿鱼。说到耗儿鱼,是我的至爱,每次火锅必点。但一般火锅里的耗儿鱼,要么数量太少,要么就是个头太小,总是觉得吃不过瘾。所以就特地选了一个专攻耗儿鱼的火锅。
耗儿鱼肉质鲜嫩,耐煮入味却不散,而且整条鱼只有一条主骨,没有小刺,也不会越煮越老,是最适合做成火锅的鱼类。平时吃的都是手指长短的,所以这次专门点的是68一斤的精品耗儿鱼,条条都有手掌大小。
蘸料也是很简单,葱花黄豆香菜而已,没有调味,吃之前从锅里舀上几勺纯粹的红油就齐活了。耗儿鱼经过炖煮之后,已经非常入味了,轻轻用筷子一拨,大块鲜嫩入味的鱼肉就下来了,蘸上点红油吃,过瘾惨喽!
类似的耗儿鱼火锅在成都也有很多,强烈推荐!
短短的十几天,从贵州到云南再到重庆,其实一共亲自品尝测试了十几种火锅,只挑出其中的十种来介绍,也算是十全十美了。虽然有些火锅之前在其它城市也吃过,但我始终还是觉得在本地吃到的才是最对的。
其实有的时候作为店家也很矛盾,就跟文艺创作一样,是要坚持正宗传统的口味,还是要根据大多数人的口味进行调整,这本来就是一个追求叫好还是叫座的两难题目。
另外的一个难题就是传统和创新该怎么选,近些年出了很多有噱头的火锅,从早期的猪骨煲,到近年来的椰子鸡、猪肚鸡、花胶鸡、卤水火锅、奶茶火锅之类的,创新当然是好事,但是传统千万不可丢!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文化、艺术、手工艺都没落了,很多菜也都消失了,真的是非常可惜。好在只要江湖气和市井气依然在,火锅就始终有市场,希望各种火锅的传统口味也能一如既往的传承下去。
沸腾吧,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