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从口入黑木耳素中之肉

2023/6/4 来源:不详

白癜风病初期 http://m.39.net/news/a_5813045.html

今日食材:黑木耳

黑木耳又名黑菜、木耳、云耳,属木耳科,木耳属,为我国珍贵的药食兼用胶质真菌,也是世界上公认的保健食品。我国是黑木耳的故乡,中华民族早在多年前的神农氏时代便认识、开发了黑木耳,并开始栽培、食用。《礼记》中也有关于帝王宴会上食用黑木耳的记载。目前,黑木耳在我国的东北、华北、中南、西南及沿海各省份均有种植。

据现代科学分析,黑木耳干品中蛋白质、维生素和铁的含量很高,其蛋白质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尤以赖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最为丰富。

营养价值

黑木耳不仅滑嫩可口,滋味鲜美,而且营养丰富,享有“素中之肉”、“素食之王”的美称,是久负盛名的滋补品。

据有关调查分析,每g鲜木耳中含有蛋白质10.6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65.5g,纤维素7g,还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胡萝卜素、钙、磷、铁等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其中尤以铁的含量最为丰富,每g鲜木耳中含铁mg,比叶类蔬菜中含铁量最高的芹菜还要高出20多倍,比动物食品中含铁量最高的猪肝高近7倍,故被誉为食品中的“含铁冠军”。

此外,黑木耳的蛋白质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其中包括赖氨酸、亮氨酸等人体必需氨基酸,有较高的生物效价。

黑木耳为胶质菌类,含有大量胶质,对人体的消化系统有良好的润滑作用,可以消除肠胃中的残存食物和难以消化的纤维性物质,对无意食下的木渣、沙尘等异物有溶解作用。因此,是棉纺工人和从事开矿、粉尘、护路等工作人员的首选保健食品。

黑木耳中的磷脂是人脑细胞和神经细胞的营养剂,是青少年和脑力劳动者实用而又廉价的脑补品。

今日食谱

黑木耳的做法有许多种,十分家常。由于上期讲述了菠菜的做法,这期让两者结合,营养加倍。

菠菜含有大量的植物粗纤维,具有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利于排便,且能促进胰腺分泌,帮助消化。黑木耳有滋润强壮,润肺补脑,轻身强志,和血养荣,补血活血,镇静止痛等功效,是天然的滋补剂。菠菜和黑木耳的结合能够完美的这道菜的营养迸发出来,能够让人体更好的吸收到身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

食材准备:黑木耳(干)50克、菠菜克、鸡蛋个、油盐适量、葱1段、大蒜2瓣、

制作步骤:

1.准备好所需材料,木耳提前泡发好,菠菜择去老叶,投洗干净。将木耳根部去除干净,撕成小朵,鸡蛋磕入碗内,用筷子抽打均匀。

2.锅加水烧开,加入少许盐,下入菠菜焯水1-2分钟,焯水至菠菜变深绿就可以了,菠菜很容易熟,不要焯过火。

.菠菜炒之前焯水,用沸水对菠菜进行焯煮时并不会分解草酸,而是对其进行了溶解稀释。菠菜焯水时,在水中加入少许盐,可以使菠菜颜色更翠绿。再把焯煮菠菜的水倒掉,菠菜草酸含量就大大下降了。所以做菠菜的菜肴时,首先要多做这一步,既可以除去涩味,又能大大减少草酸不好的作用,菠菜的营养成分损失也不太大。

4.将菠菜捞出,放在冷水中投凉,捞出,用手攥下水份,将菠菜切成寸段待用。放在冷水中投凉,可以保持菠菜脆嫩的口感。

5.锅加油烧热,淋入鸡蛋液,摊开,加热至蛋液稍凝固,再翻炒成块,盛出待用。

6.锅内再添加少许油,下入葱花,蒜末爆香,下入木耳翻炒1-2分钟。下入菠菜、鸡蛋、盐,大火快速翻炒均匀,关火,盛出装盘即可。

健康加倍

自古以来黑木耳就是我国著名的食用菌和药用菌,食用之上品.黑木耳有降血脂、抗血栓、抗衰老、抗肿瘤等功能,无论是直接食用还是作为食品配方用料,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保健食品资源。

食用菌是指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食用历史,通常被称为“蕈”、“菌”、“蘑菇”等,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50多种,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牛肝菌和桦褐孔菌等。食用菌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产品,兼营养、滋补和药用功效于一身。因其味美香郁,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享有“山珍”、“素中之荤”等美誉。

而在一众食用菌中,桦褐孔菌当属“真菌之王”,据日本食品检测中心(财)数据指出白桦茸中S0D含量是灵芝的55倍,猴头菇的25倍,巴西蘑菇的2倍,是目前发现为止药用及食用植物真菌中,活性最高的一种多糖真菌。

白桦茸有着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抗艾滋病病毒、抗衰老、增强免疫、降血糖、防治糖尿病、预防治疗高血压等作用。白桦茸的最有效成分在多糖体,它拥有极高的SOD活性,有助去除诱变癌症成人病的“活性氧”自由基。可以有效地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延长传代细胞的分裂代数,增进细胞寿命,促进代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43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