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三五奋进自贸港白沙高峰村搬出深山奔
2023/1/20 来源:不详■海南日报记者曾毓慧
日前,在刚刚完成整村生态搬迁的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高峰新村,王海珊等脱贫村民围在菌菇种植大棚的田垄旁,聆听技术员李学军讲解菌菇栽培技术。看着田垄上已经开始冒出一簇簇白色的米粒状菌丝,大家眼神里满是惊喜与好奇。
日前,俯瞰完成生态搬迁的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高峰新村。海南日报记者袁琛摄
王海珊的“老家”是白沙南开乡高峰村,位于偏远的鹦哥岭腹地,距离县城大约有60公里,沿途尽是崎岖山路,从白沙县城驱车至该村单程一趟需耗时3个小时,村子的发展也因此受限。
经多方科学谋划,为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助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自年起,白沙有关部门选在距白沙县城仅4公里左右处建设高峰新村;年元旦前,该村百余户村民终于整村搬迁至新址,户居民如今住进59栋联排两层民居,迎来了新生活。
菌菇种植产业是该村村集体经济的第一份产业。早在高峰新村开始动工建设时,白沙有关部门就已着手引进优质农企,投入资金平整清理地块、规划修建道路与沟渠,并建成一个个种植大棚,谋划产业发展。
李学军介绍,村里引种的红托竹荪不仅富含蛋白质,还有21种氨基酸,可供清炒、炖汤等,对患有高血压、神经衰弱、肠胃等疾病的患者具有保健作用。
“该基地每亩可种植个菇包,只要管理到位,从种植到收成需耗时6个月时间,每亩鲜菇产量可达斤。”李学军说,相比起北方每年冬季、春季的低温环境,白沙具有很好的生态优势以及适宜的气温,非常适合发展红托竹荪等菌菇种植产业。
据悉,该基地规划用地大约60亩,现已基本建成40亩大棚并陆续投产种植菌菇。
“‘政府+企业+村集体经济+农户’的产业模式,能有效带动村民学得一技之长,实现稳定增收。”高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符志明介绍,按照合作协议约定,这一产业至少能吸纳当地10余名村民长期在基地务工。
据了解,按照生态搬迁补偿协议,政府已为每名村民在新址附近补偿10亩可开割的橡胶林,高峰村户共计近名村民目前已获补偿大约亩橡胶林。
此外,政府有关部门谋划,将这一产业基地定位为“菌菜轮作”模式,即利用现有的控温大棚设施,规划于每年10月至次年3月用于种植红托竹荪、猪肚菇、黑皮鸡枞等菌菇,4月至6月用于种植果蔬,而到了7月至8月高温季节,则将大棚闲置晾晒消毒,让土壤实现原生态修复,如此循环轮作,能让每季的农作物收成更好。
李学军注意到,高峰新村附近数千亩橡胶林的林下气温适合,遮阴效果好;目前,合作企业已计划待大棚栽培管理步入成熟期后,探索推广菌菇在原生态林荫环境下的栽培管理技术,有效减少大棚的修缮及更新成本,并动员更多的村民投工投劳,共同做大做强菌菇产业,分享生态红利。
符志明介绍,完成整村搬迁后,目前已有10余名村民被安排当上了护林员,轮班守护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关部门表示,接下来还会腾出更多的护林员、保洁员等岗位安排村民就近就业,大家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海南日报牙叉1月18日电)
原标题:白沙高峰村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让地”,谋划建立“菌菜轮作”模式促村民增收——搬出深山奔新途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