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朵朵菌菇香催开致富花
2023/2/11 来源:不详北京权威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a_4540751.html
9月16日清晨,兴义市洒金街道林下菌种植基地里遍布忙碌的身影,建档立卡贫困户吴正莲这段时间里天天提着篮子上山采摘竹荪,收获满满。“正是丰收的季节,地里的竹荪蛋密密麻麻,长开来的竹荪菌也株株洁白,品相相当好。”吴正莲手脚麻利地采摘着,不时和旁边劳作的村民们说笑。
“7月份初我和老公都来基地上班了,主要负责采摘菌园管理和采摘竹荪,月工资每人有元左右,挺满意的。”吴正莲笑着说,家门口就找到了工作,在山上干活还有免费午餐供应,真得感谢党和政府提供了这么好的政策。“有事干、有钱拿,这日子安逸。”
今年5月以来,兴义抢抓大力发展林下食用菌的机遇,在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迁入地洒金街道规划发展林下菌药亩,其中红托竹荪亩、灰树花亩、黑木耳亩和铁皮石斛亩,通过充分盘活森林资源、发展林下菌药绿色经济,也吸纳众多搬迁群众就近就业。
“这段时间种下的竹荪、灰树花和木耳都丰收了,主要销往本地和周边市场,销售情况不错。”基地管理方现场负责人陈伦波告诉记者,现在平均每天基地里可采摘数千斤的食用菌,有余名搬迁群众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基地里做工。
和洒金林下菌种植基地红火的采摘场景一样,今年以来,黔西南州按照“打破传统思维定式,高起点、快节奏、大力度发展优势产业”要求,认真落实“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工作部署,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加大力度发展林下菌药产业,迅速推动林下食用菌上规模、精准助推农户增收。目前,全州各地的食用菌基地陆续进入丰收季,处处传来群众收获的欢笑声。
走进安龙县海子镇石丫口村的林下菌种植基地,该村种植的黑木耳喜获丰收,村民们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我家种植了2.3万个菌棒,现在陆续开始出菇,预计这一茬能收菇0斤以上,收入超2.5万元。”村民黄大琴乐呵呵地说。记者了解到,海子镇结合石丫口村的森林资源优势,在该村规划建设林下菌核心示范区亩,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种植户”的运行模式,共带动了21户建档立卡户参与种植。
食用菌产业是一项产量高、效益好、致富快、带动力强的生态绿色产业,这些年来,黔西南相继出台了《黔西南州“十三五”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黔西南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食用菌产业扶贫作战方案》等发展食用菌种植,并以省级蔬菜(食用菌)专项资金项目和农业部标准园创建项目为依托,高起点、高标准、规模化建成了多个食用菌产业示范园区,同时在电价、标准厂房、金融、人才、品牌创建等方面对相关企业进行扶持。
为高质量发展食用菌种植,今年黔西南州抓牢老业态、突破新业态,大力推进林下菌药产业发展。通过加强技术指导,从科研院校和相关企业及专班团队聘请专家,深入基地实地培训指导,边实施、边摸索、边总结,确保技术到位,实现产品产量和质量“双提升”。持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内培外引”,坚持“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示范带动”,采取“国有平台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国有林场+贫困户”“龙头企业+合作社+群众”等组织方式,重点解决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户务工就业问题。在产销对接上,黔西南州积极开拓本地市场,扎实推进以“校农结合”为主的“十进”措施,提高本地农产品采购份额,抢抓“黔菜入沪”“广进黔菜”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分拣中心建设。加强与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和对口帮扶城市对接,与东部地区大型集团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畅通省外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展线上电商和线下商超等销售市场。
脱贫路上菌菇香,朵朵撑起致富“伞”。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来截至9月11日,黔西南州已完成林下菌药种植10.01万亩,现有经营主体74家,其中包括林下食用菌经营主体31家。累计用工量38.21万人次,有力助推困难群众实现稳定脱贫。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刘义
编辑彭芝莉刘义
编审陈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