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梵净山脚下绿水青山长

2023/5/29 来源:不详

重庆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104/4322073.html

地处梵净山脚下的印江自治县,生态优美,环境怡然。盛夏,行走印江大地,四周青山环抱,邛江河横贯全城,绿水微澜。山水风光浑然天成,呈现一片欣欣向荣。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绿色,是印江的底色。奏响“绿色发展”的时代强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绿色城市生态美。吴海摄

近年来,印江自治县根据省委省政府、铜仁市委市政府要求,大力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牢牢守住生产和发展两条底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护绿植绿建设绿色家园

夏日,印江自治县罗场乡岭峰村郁郁葱葱、绿意盎然。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大山深处的岭峰村人,只得靠砍伐森林烧炭为生。如今,护林成为他们最重要的责任。

岭峰村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沟壑纵横、林多地少、土地贫瘠,人均耕地仅一亩出头,仅靠耕田垦土,难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守着一片绿水青山,却过着贫穷的苦日子。为了谋生,当地人不得不对森林“下手”,以木为材,开窑烧炭。

就这样,乡亲们开始选窑址,运木材,木头一根接一根地被丢进窑基里。经过烧制,一颗颗乌黑的干炭“出炉”,等到赶集时,村民再肩挑背驮,翻山越岭,运到数公里外的集镇售卖。

上世纪80年代,村民把村里的山林承包下来,按照“四六”比例分成,烧炭者占大头,大家干得比以往更卖力,岭峰村人实现了靠山“吃山”的日子。然而,森林却犹如“失血”,加速减少。

“一窑炭需烧一个星期,能烧出斤左右煤炭,但需要斤木材,”在村民代方会的印象中,斤炭差不多要砍光四分地的山林,而一斤碳只能卖几毛钱。烧炭虽能糊口,但代价太大,钱也没挣到多少。

渐渐地,原本茂密的森林因砍伐变成光秃秃的山头,刺痛岭峰村人的心。水土流失,石漠化等现象,导致山洪时常爆发。村民们这才意识到大自然的惩罚。

年1月20日,《退耕还林条例》正式施行。岭峰村许多荒地陆续被纳入退耕还林范围,开始植树造林,由国家向退耕农户提供种苗和造林补助费。

自此,炭窑全部依法关闭,开始封山育林,光秃秃的山林迎来转机。

年7月,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申遗”成功。次年1月,《铜仁市梵净山保护条例》正式施行。地处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保护区的岭峰村,护绿责任更加重大。村党支部书记廖家鹏,时常拉着村民们学习条例内容,动员乡亲保护好家乡的绿水青山,建设美丽家园。同时,该村还成立护林队,代方会是成员之一。作为一名党员,他主动担当起绿林的“守护者”,希望为岭峰村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色宝库”。

“山中岁月长,林深不知处。”为了村子实现可持续发展,年,岭峰村把退耕还林与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相结合,发展了亩板栗、60亩黄桃、90亩银杏树等产业,彻底摘掉产业空壳村的“帽子”。村民不仅可以在家务农,还可以到基地务工,劳动力得到彻底释放,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仅年,岭峰村退耕还林余亩,政策补贴15万余元;公益林17余亩,补贴18万余元。通过“养山”实现“靠山”,村寨面貌也发生显著变化。荒山披上绿装,山泉直奔谷底。

岭峰村的转变,是印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印江书法广场一景。左禹华摄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当前,印江林地总面积为.12公顷,森林总面积.16公顷(含非林地森林.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4.79%,林木绿化率64.83%......一串串喜人的数字,书写了一幅百姓富、生态美的护绿植绿发展新篇章。

林下经济释放生态红利

张明生是印江自治县缠溪镇周家坳村人,年,靠养蜂他摘掉了多年的“贫困帽”。汽车一路往山下驶去,到达周家坳村村委会,再向半山腰前进,张明生家就居住在通村路旁。他的养蜂基地,则在房屋旁的树林下。

年,张明生抓住养蜂的机遇,得到缠溪镇党委政府免费分给的4桶蜜蜂,开启了他的“甜蜜”事业。今年,他家养蜂规模达到桶,可采0斤蜂糖。“如果按元一斤销售,产值有16万元。”张明生乐呵呵道。

冷水溪村野生菌保育区,海拔高达多米,空气湿润,气候宜人,土壤肥沃,是种植仿野生菌的绝佳之地。走进基地,只见一朵朵大小各异的杏鲍菇在地里撑起小伞,好似害羞的姑娘,长势喜人。目前,该村发展杏鲍菇、竹荪、羊肚菌等仿野生菌亩。林下经济新模式,正为印江群众带来致富新机。

“冷水溪村森林资源丰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适宜野生菌种植。”村党支部书记敖阳信心满满,十分看好仿野生菌产业的发展。他说,仿野生菌种植基地,每年可村集体经济增收十多万元。

印江自治县缠溪镇林下仿野生菌种植基地。

当前,该县建立了以冷水溪村为主,周边13个村为辅的野生菌保育基地共11余亩,辐射带动全县开展野生菌产业商品化示范推广。

印江自治县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坚持“高品质、低成本、生态化”技术路线,抓好林下食用菌发展扩总量。截止目前,印江已完成林下食用菌种植余亩。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印江自治县板溪镇大坪村时,山谷间便间隙传来鸡鸣声声。“鸡管家”张波在打鸣声中准时起床,便赶往“鸡别墅”查看情况。

“每天都要去看一下,心里才踏实。”自三月份接管大坪村林下养鸡场以来,产业效益逐步提升,再苦再累也值。

年,正值脱贫攻坚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板溪镇通过把农林牧水支部建立在产业基地上,成立坪底村富民联合专业合作社,采取“党建+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的模式,发展林下养殖。

张波说,通过村入股、能人带动,镇技术专家统一育苗、管理,提供技术服务,合作社统一销售的模式,坪底村产业发展红红火火。

几年过去,该村林下养殖规模逐步扩张。“年出栏跑山鸡达上万羽,销售鸡蛋十万余枚。”前不久,合作社刚刚与印江职校签订购销协议,并与县城多家餐馆签订售卖合同。

产业领办人张波,计划继续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村民们留下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富民产业。

数据显示,年,印江林下养鸡出栏88万羽,禽蛋产量约1吨,产值余万元;年林下养鸡拟出栏95万羽,禽蛋产量约吨,产值6余万元。

一串串闪光的数字,见证了印江林下养殖产业的迅速发展。

绿色制度构建绿色屏障

夏日的朗溪镇三村村,碧空如洗,青山秀美,远离城市的喧嚣,干净宽阔的通村路直抵村尾,绿树掩映下的农家小院拔地而起......一幅新农村的面貌,在三村村生动演绎着。

然而,几年前的三村村,与其他乡村不相上下。垃圾横流,臭气熏天,群众怨声载道。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三村村创新开设“爱心超市”,针对本村辖区居民,按照“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百姓受益”的原则,秉持“爱心扶贫、正确引导、全民文明”的理念,建立“以奖代补、多劳多得、勤劳致富”的奖励机制,鼓励全村群众保护环境,爱护卫生。

行走三村村,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各类红色标语引人注目。

为了形成有效的村民自治制度,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三委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相继推出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的《三村村村规民约》、《干群公约》等。

“国有法,家有规。守法度,不可违......”

“讲道德,行为美。有礼貌,敬长辈......”

“人间情,如鱼水。善交友,勿虚伪......”

《三村村村规民约》以三字经的形式,分为遵纪守法篇、文明风尚篇、家庭邻里篇、人际关系篇,读起来朗朗上口。

三村村村规民约制度,是该县建立绿色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

年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长江十年禁渔令计划》。闻令而动,令行禁止。印江自治县公安局、人民检察院等部门,持续开展禁渔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捕捞水产品的违法犯罪行为。

前不久,县人民检察院对禁渔期非法捕捞河鱼的两名男子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获人民法院支持判令两名男子投放价值1.6万元5万余尾鱼苗,进行渔业生态修复。

年5月3日22时许,家住思南县凉水井镇南盆坡村的杨某某,驾驶车辆前往印江自治县杉树镇大坪村过路塘组河中以电鱼方式捕捞各类河鱼2.2公斤。年4月1日,被江口县人民法院以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判处拘役三个月,缓刑6个月,并于年6月之前完成价值元的鱼苗投放,进行渔业生态修复。

年5月23日凌晨零时许,家住印江自治县的陈某某使用电鱼机在中兴街道中坝村中坝加油站后的河内捕捞河鱼2斤,12月23日被江口县人民法院以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判处拘役三个月,缓刑6个月。同时,就其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刊登公开赔礼道歉声明,并于年5月份之前完成价值1万元的鱼苗投放,进行渔业生态修复。

铁腕整治,毫不手软。民心所望,施政所向。

为守护好印江的母亲河,印江自治县出台《印江河保护条例》、印发《环境保护“党政同则、一岗双责”责任制考核办法》等,通过“民心党建+河长制”模式,县乡村三级河长履职尽责,常态化开展巡河工作,各河流党总支、联合支部积极发挥组织堡垒作用,扎实开展巡河护河行动,个涉河村均把河长制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内容,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全力确保流域水清、岸绿、河畅、景美。

印江河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红嘴蓝雀等鸟类栖息。张正能摄

县水务局副局长谢振锋说,“十三五时期,印江投入资金2亿元,完成了33.54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河道综合治理42公里,倾力打造‘生态印江、水美印江’,奋力为印江儿女创造一个宜居宜游的生活环境。”

厚植绿色底蕴,筑牢绿色屏障。印江加快推进绿道、绿城、绿水、绿村、绿园、绿景“六绿”攻坚行动。

近五年,印江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治理岩溶面积.4平方公里,治理石漠化面积.34平方公里,总投资万元。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如今,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成为印江永续发展的绿色动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蔡茜

编辑杨聪

编审朱邪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42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