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克哥一个普通干部的扶贫故事
2023/4/27 来源:不详11月16日,接到“大回访”的工作要求,让林昌学同志再次回到这个熟悉的村庄,“老林,好久没有见了,日子不好您经常来,现在日子好了反而见不到您了”,六枝特区月亮河乡直溜村村民王大江激动地说到。刚走进村子,林昌学同志便被一声声“老林”,一个个围上来的熟悉面孔包围了,让他不由陷入深思,仿佛又回到驻村帮扶的那段艰苦但又幸福难忘的岁月……
这便是“老林”的扶贫故事,这也是六枝特区月亮河乡直溜村乡亲们心中的“夹克哥”——
年3月,在市总工会工作的林昌学同志被组织部门委派到直溜村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刚来到这个村子的时候,他发现村民们“等、望、靠”问题较为严重,但看着眼神里对他充满期待的村民,他想到自己也是从农村中来的,坚定了要扎根基层,捧着一颗心来为群众服务的想法。
当时51岁的他已在工作中已有丰富工作经验,针对村里的这些情况,他迅速思考,制定了一条适合本村的工作路径——摸村情、开“处方”、跑项目、抓落实。在无数个日夜里,他深入各自然村寨,了解村民的居住环境、人口状况、土地资源、产业现状等,与村组干部座谈、同村民拉家常。说来也是巧合,因工作繁忙,他时常穿着同一件夹克衫在村子里到处奔波,村民们便亲切地称他为“夹克哥”,他听着这个温暖的称号,工作也愈发有了动力。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查访后,直溜村的发展蓝图渐渐在他心中成形,作为一名老同志,他宝刀未老娴熟安排部署工作,在助推直溜村后续翻天覆地的变化中,他又作为一颗螺丝钉,不断发挥着自己的力量!
一是产业发展促增收。在年以前,直溜村内无产业,后在帮扶单位市总工会的帮助下,以合作社牵头,实施了50亩竹荪种植产业,通过发展竹荪产业,带动群众增收,其中流转土地涉及农户45户,流转费元/亩,户均增收3万元,竹荪基地务工人次,务工费80-元/天不等,共计发放工资元。
二是基础设施有保障。年以前,村内无照明路灯,通过林昌学同志向上级部门争取到80盏太阳能路灯,给公路沿线村民带来了方便;村内原来没有产业路,通过土地整治项目覆盖、及折溪高标准农田项目的覆盖,共修建产业路20余公里,改变了之前人背马驼的状况;村里原来没有安全饮水,市总工会协调资金万元,让全村户用上放心水;此外,为丰富村民的闲暇生活,驻村队员协调资金在村内播改一组、小直溜六组各建设文化广场一个;为改善直溜村办公环境,市总工会帮助解决修建多功能党建活动室经费30余万元。
三是人居环境切提升。原来直溜村里给很多人的印象就是“脏、乱、差”、到处泥巴路,但经过近几年的整治,现村内公共环境区域由村级牵头组织村小组长、保洁员、低保户等每周四进行大扫除,并形成常态化,农户家中环境也采取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帮扶人等进行宣传、督促、参与等方式进行常态化保持,年全村庭院硬化.平方米,串户路.1平方米,以及“千家万户小康菜园”工程的建设,大大改善了村内人居环境。
每一步的提升,受益的是每一位在村中的百姓,而每一处的提升,是一个个把群众放在心上,把工作落到实处的干部、帮扶单位、工作人员等的共同努力。他们在背后付出的无数心血和汗水,才铸成了全新的直溜村!
再说说回到直溜村的老林吧。林昌学同志回到原驻村点开展“大回访”工作涉及1个村7个组,共回访农户户,组织召开座谈会4次,走访谈话余人次。临走时,再次被村民们围住的林昌学同志喃喃地说:“别担心,扶贫故事定有结尾,我们一定会迎来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但‘夹克哥’的故事永远没有结尾,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夹克哥’,更多的干部职工,继续为基层群众们奉献自己的力量!”(六盘水市总工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