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从路出发兴义洒金村农村公

2023/2/27 来源:不详

编者按:

乡村振兴,公路先行。作为连接城乡的“毛细血管”,农村公路不仅是群众出行的通达之路,更是通往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路。

日前,多彩贵州网记者跟随省公路局系入安顺市西秀区蔡官镇鸡场大寨村、毕节市织金县实新乡新场村、六盘水水城区勺米镇鱼塘村、兴义市洒金街道办洒金村、黔南州长顺县鼓扬镇岩上村等地实地采访。

即日起,本网将推出系列报道,呈现全省公路系统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典型经验和取得的成效,同时将镜头对准新时代的贵州新农村,着力讲述公路服务农村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和探索。

兴义市洒金村菌药基地

多彩贵州网讯(记者程曦)距兴义市区7公里处,坐落着一个依山傍水的古村落——洒金村。穿行于村内,房屋清一色的石墙青瓦,依势而建,高低错落。

尽管这里山水秀丽、风貌独特,然而,交通闭塞、贫穷落后曾让这座小山村趋于凋敝,养在深闺无人识。

年,得益于贵州省公路局、兴义市公路管理局的帮扶,一条2.08公里的通组硬化路将洒金村打柴山组和纳花地组连通。

路通了,游客纷至沓来。一条通畅的农村公路,盘活了一个美丽乡村。

一条通畅的农村公路,盘活了一个美丽乡村

路通产业兴

虽离兴义城区不远,但在年之前,洒金村只有邻城的4个村组通水泥路,其余都是沙石路,特别是较偏远的黄泥箐组、壁机角组,只有一条土毛路,群众出行、产业发展严重受限。

年3月,贵州省兴义市公路管理局工作人员刘刚被派往扶贫点洒金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之初,为了摸清洒金村的情况,刘刚便挨家挨户走访。

一天,刘刚从洒金村打柴山组前往纳花地组,正好遇见村民骑着摩托车经过泥泞不堪的山路,好几次险些摔倒。看着山路一边陡峭的山崖,刘刚被吓出了一身冷汗,当下他也默默许下一个愿望——一定要帮洒金村的村民把路修通、修好。

在兴义市公路管理局的协调争取下,洒金村打柴山组到纳花地组公路硬化项目于年6月开始建设,路线全长2.08公里,宽4.5米。

项目建设过程中,刘刚发挥所长,主动承担起技术监理的职务,负责督促道路质量,协调解决施工困难。尤其是遇到村民有意见,他总是第一时间到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积极协调处理。

年11月,打柴山组到纳花地组的通组硬化路顺利完工,昔日的羊肠小道变成了宽敞的大道,打通了两个村民组的。行走在平坦、笔直的水泥硬化路上,洒金村沿线乡亲们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通路产业兴,年,兴义市洒金街道办种植了亩菌药

通路产业兴,依托辖区林地多的优势,年,兴义市洒金街道办在毛栗坪组、雷打田组发展起了林下经济种植产业,种植了亩菌药,包括木耳、灰树花菌、红头竹荪、羊肚菌、赤松茸等。

“产业的发展辐射了周边,每天基地能为周边群众提供至个就近务工的机会。”刘刚说,受益于菌药产业的发展,群众的收入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

黄国英在菌药基地务工

57岁的黄国英就是受益者之一。黄国英的丈夫由于身体残疾,只能闲赋在家,家里还有两位80多岁的老人需要照顾,基地建起来后,在社区的组织下,黄国英每天到基地务工,一天有80元的收入。

“以前在家种植几亩水稻,种出的粮食只够吃,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务工,不操心,钱还多,日子好过多了。”黄国英说。

洒金村的打柴山组有40余栋保存完好的片石青瓦房

路通游客来

脱贫摘帽只是第一步,好日子还在后头。“十四五”时期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带领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刘刚思索着。

洒金村的打柴山组有40余栋保存完好的片石青瓦房,属于兴义城郊保存较为完好的传统村落,且依山傍水,森林覆盖率达87%以上,非常适合发展乡村旅游。

“在乡村振兴地区内生动力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的情况下,还需要持续加强外部资源的导入,特别是市场力量的引进。目前我们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为了更好地带动村里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我们引进了平台公司,租了4户人家的5栋老房子来进行打造农家乐试点。”在刘刚的带领下,洒金村逐步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做深乡村旅游。

洒金村发展起了庭院经济,木耳“移植”到了洒金村民的房前屋后

发展乡村旅游,核心关键是让村民成为最大受益者。

依托洒金村的菌药基地,打柴山组的农家乐以林下食用菌和林下鸡为主材,发展起了乡村生态绿色餐饮,带动了22名当地群众在农家乐就业,让他们的经济收入有保障,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

“我在这里做帮厨,一个月能挣0多元,比以前种地轻松,我很满意现在的生活。”李素碧是打柴山组的村民,随着村里乡村旅游逐步发展,她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实现了顾家就业两不误。

在洒金村村民陶家友的庭院,个菌棒一串串整齐地挂在木架子上

庭院经济,是洒金村探索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的一条新路径。

“‘林下’和‘庭院’两种方式一样,在庭院搞可以把空间充分利用起来,管护面积小,管护难度也小。”庭院经济既能盘活资源,又能增加农户收入,于是,林下经济“移植”到了洒金村村民的房前屋后。

在洒金村村民陶家友的庭院,圆柱状的菌袋一串串整齐地挂在木架子上,形状各异的黑木耳从遍布菌袋四周的小孔中探出头来,长势甚是喜人。

年3月29日,村里将个菌棒发放到陶家友手中,没有收取任何费用。

“为了减轻村民负担,打消他们的后顾之忧,我们再发放菌棒时是不收取费用的,菌棒的成本等木耳产出回收时再扣取,所以村民只需要搭好架子,基本不用投资。”刘刚说。

在不断的实践和摸索中,木耳这个小产业在农户庭院里“开花结果”

个菌棒能有多少受益?陶家友高兴地给记者算起了账:“1个菌棒成本是2.3元,平均可以产2斤多的木耳,我们可以自己拖到附近去卖,公司还按保底2.5元一斤回收,一季我们就能收入1万多元。”

陶家友说,加上他和老伴在菌药基地务工,每人每天还有80元的收入,虽年过半百,却再也不用靠子女了。

在不断的实践和摸索中,木耳这个小产业在农户庭院里“开花结果”,方寸之地即将产出大效益。

洒金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刚向记者介绍该村木耳种植的发展情况

目前,洒金村全村15个组全部修通了水泥路,全村户实现串户路全部硬化,多条产业路连通了产业基地,方便了当地群众出行、带动了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

如今,洒金村的名气日渐扩大,周末前来休闲旅游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乘着公路建设的东风,这个“养在深闺待人识”的传统村落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一审:罗亚楠

二审:李柏杉

三审:王幸韬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30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