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县红托竹荪托起群众小康梦

2022/9/15 来源:不详

北京扁平疣医院网站 http://m.39.net/pf/a_8744639.html

“头戴墨绿帽,身披洁白裙,脚蹬浅红靴,一群雪裙仙子正在林间翩翩起舞,散发淡淡清香,吸引村民前来采摘”。

近年来,织金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县域丰富森林资源、土壤、气候、水质等适宜竹荪生长的自然条件,把林下竹荪种植作为特色产业集中优势发展,生机勃发,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初春时节,位于织金县金凤街道化垮社区林下竹荪基地里一派繁忙的春种景象。村民们忙着铺料、播种、消毒、覆土,抢抓农时在林下种植竹荪。

村民拿出自己的林地进行入股分红,并就近在基地务工,真正实现产业促就业,就业促增收。

“在基地务工,离家近,有工打,一天能挣元左右,还能照顾老人孩子,年底还有分红,这样的生活很满足。”金凤街道化垮社区村民杨珍艳高兴地说。

金凤街道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采取群众入股分红的发展模式,种植林下竹荪余亩,带动户农户实现入股分红和务工增收双赢局面。

夏雨过后,走进三甲街道白岩脚社区林下竹荪种植基地里,亩的红托竹荪吮吸着雨水的甘露竞相绽放,圆圆的脑袋探出外壳,洁白的纱裙晶莹剔透,基地里散发出阵阵清香。

工人们从早上六点就开始采收成熟的竹荪,随着气温的上升,林地里的竹荪不断地冒出“小脑袋”,一天至少可以采收三到四次。

“基地的红托竹荪在未出土前,就已经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订单,每天采摘的新鲜竹荪通过顺风空运发货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把新鲜的竹荪送到千家万户的餐桌上。”贵州恒上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罗廷青介绍说。

三甲街道通过“平台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订单经营模式,种植林下竹荪亩,带动50户人实现增收致富。

初秋早晨,走进雨雾朦胧的黑土镇马场村林下竹荪基地,只见一个个穿“白裙”戴“灰帽”的“雪裙仙子”含羞地探出了头。

在黑土镇马场村竹荪基地里,村民们早早就上山来了,三三两两,提着竹筐,分散在基地的各个角落,小心翼翼地采摘竹荪,生怕弄坏“仙子”的“白裙子”。

“村里年轻人都外出了,老人只能留在家带孙子,经济来源全靠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自从村里面建了这个竹荪基地,每年到竹荪种植、采收的季节,或者平时需要管护,基地都会通知村民来干活,每天工资元,他们在家也能打点零工赚点钱,还能帮忙带孙子。”黑土镇马场村村支书张应群说。

黑土镇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林下种植竹荪共1亩,涉及全镇4个村,带动余户增收致富。

隆冬时节,位于织金县熊家场镇糯冲村的两扇门山被雾气笼罩起来。在山上挺拔的杉树林下,多个白色的节温塑料棚分梯度整齐有序地排列着。

竹荪基地用工量大,每天都有来自大寨村、陶家洞村、落石村的群众在大棚内精心管护着竹荪的生长、采摘。

“从搭棚到采摘我们夫妻俩全程参与,领了5万余元工资。”王晋、金恩敏小两口高兴地说,“家门口的这个产业还是好,我们不仅可以在里面务工挣钱,还可以跟着种植专家学习技术,以后自己也可以尝试着栽种红托竹荪,多一条致富的路子。”

熊家场镇采取“以林养荪、以荪养林、荪药替种”的循环发展模式,种植林下竹荪余亩,开展培训农民8期余人次,带动户农户实现就业增收。

金凤街道化垮社区、三甲街道白岩脚社区、黑土镇马场村、熊家场镇糯冲村仅仅是织金县发展林下竹荪种植产业的一个缩影。年以来,织金县充分利用林下空间,盘活土地资源,通过党建引领、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主抓、群众参与的运行模式,在金凤、三甲、黑土、熊家场等24个乡镇(街道)种植林下竹荪亩,从事竹荪种植企业、合作社88家,竹荪加工、营销人员有0余人,惠及农户1万余人。

通讯员张袭江

编辑任鑫林

编审陈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10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