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不同地区竹荪栽培技术,都可促进竹荪的
2023/4/5 来源:不详竹荪又名竹笙、竹参等,被誉为“真菌之花,菌中皇后”,是一种大型腐生菌,营养丰富,香味浓郁,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极其名贵。目前全球已发现并报道的竹荪有12种,我国有7种[1-2],可供人食用的有4种,分别是长裙竹荪、短裙竹荪、棘托竹荪和红托竹荪。笔者比较四川省青川县和长宁县地理气候差异,总结两地人工栽培竹荪的技术异同点,为相似气候区域竹荪栽培者提供技术参考。
1青川县和长宁县两地地理气候特点比较
青川县隶属于四川省广元市,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青川县地形复杂多样,垂直变化明显,适宜众多原生态特色生物生长繁殖。青川县年平均温度为13.7℃,年均降水量为.2mm,年均日照时数为.8h,年均无霜期为d。全年气候温暖凉爽,日照充足,无霜期短,具有春、秋两季舒适,夏日短而凉爽,冬季长而寒冷等气候特征。长宁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宜宾市,位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带。长宁县主要为低山、浅丘区,地势垂直差异小,境内竹类生态系统典型多样,为长宁县竹荪栽培提供了天然场地。
长宁县年平均温度为18.3℃,年均降雨量为.7mm,年均日照时数为.6h,年均无霜期为d左右;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具有冬暖春早,夏长炎热多雨,初秋降温快,仲秋多绵雨,云雾多,湿度高,雨量充沛等特点。青川县、长宁县两地虽相距甚远,地形和气候差异大,但两地共同点是:森林覆盖面广(具有丰富的自然植被和林木资源),空气清新、湿度高,生态环境好,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非常有利于竹荪生长。两地生长的竹荪品质都很好,均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青川县和长宁县两地竹荪栽培技术比较
菌种(株)选择青川县主要栽培短裙竹荪。短裙竹荪具有裙短、体姿优美、清香浓郁、质脆肉厚、营养丰富、久煮不煳等特征。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对“青川竹荪”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长宁县主要栽培长裙竹荪。长裙竹荪具有裙长(菌裙为菌柄的2/3~4/5)、个体大、肉质厚、鲜味浓郁、营养丰富等品质特性,是区别于其他竹荪的重要标志。年11月份,“长宁竹荪”获得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长宁县已成为中国三大竹荪生产基地之一,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长裙竹荪之乡”。
栽培
场地选择竹荪栽培场地要求靠近水源,交通方便,土层深厚,肥力好,透气性好,腐殖质含量高,微酸性,无污染,虫蚁活动少,不连作,背风、保温、保湿、郁蔽度高的林地,且需提前做好除虫、杀菌等工作。竹荪栽培不能连作,青川县竹荪栽培地块要求起码间隔1年,长宁县竹荪栽培地块须间隔3年以上。
栽培时间
竹荪室外栽培分为春栽和秋栽。根据长、短裙竹荪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发育对温湿度条件的要求,结合当地海拔和天气特点,既要保证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发育期间免遭高温、低温、干旱等影响,又要获得好的收益,春栽竹荪播种要求日均温度不低于8℃,秋栽播种要求最高温度不超过27℃。长宁县的长裙竹荪秋季9―10月播种,春季3―4月播种,且只采收一潮竹荪,生产周期短,培养料用量和用种量均较少。青川县栽培短裙竹荪,海拔m以下,秋季选择8―9月播种,春季选择3―5月播种;海拔m以上,秋季选择6―8月播种,春季选择4―6月播种,且可连续采收3年,生产周期长,培养料用量和用种量均较多。
栽培原料及处理
青川县栽培竹荪原料选用当地各类竹料、阔叶树木料。竹木料提前暴晒后,加工粉碎为小块,石灰水浸泡后建堆发酵,消毒、杀菌、除虫,中和培养料中的生物碱。培养料用量为10t/m2左右。长宁县栽培竹荪原料主要是当地竹子加工成的细竹屑,加入生石灰浇透水,预湿、清洗、杀死竹屑中的病菌及虫卵,中和竹屑的生物碱。培养料用量为5t/m2左右。
铺料和播种
当春季日均温度稳定回升到8℃以上、秋季最高温度不超过27℃播种,播种时间宜为阴天或晴天早晨(或没有阳光直射时)。采用层播和穴播的方式将处理好的培养料、菌种、覆土均匀地铺在厢沟内、畦床上,播种后确保土壤湿度,促进竹荪菌丝及早萌发。青川县栽培竹荪铺料18~20cm厚,穴播菌种,扒平厢面后覆土3~4cm,土上覆盖1~2cm竹叶或稻草(保湿),最后整畦理沟。青川县栽培短裙竹荪一次播种可连续采收3年,第2年进入盛产期,如果要提高第3年的产量,可采取添加栽培料、重新覆土等措施。培养料用量为25~30kg/m2,竹荪菌种用量为~kg/m2。
长宁县栽培长裙竹荪铺设底料厚度为10~15cm,底料铺设完成后,将菌种掰成3cm×3cm块状,间隔4~6cm均匀播在料床上,播种后再均匀覆盖4~5cm的培养料,在培养料表面覆盖3~5cm的疏松土,土层上覆盖1~2cm竹叶或稻草(保湿)。培养料用量为15~20kg/m2,竹荪菌种用量为~kg/m2。播种完成后,均需搭建高2.2m以上的遮阳网棚,遮阳网密度以6针为宜。
菌丝、菌蕾期管理
竹荪菌丝生长期间控温在18~25℃,培养料含水量在60%~65%,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当外界温度降到20℃以下时需及时覆盖地膜,并在地膜上覆盖1~2cm的稻草或竹叶,防止阳光直射,注意遮阳和通风换气。菇蕾期管理以保湿、保温和加强光照管理为主。当出现白色粒状菇蕾时,应喷少量水,使畦内湿度提高到85%以上;当菇蕾破土时,保持畦内湿度90%~95%。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主要措施:选择优良菌种;培养料使用前最好经日光曝晒2~3d;腐殖土、填隙土及栽培场地应进行消毒杀虫处理;栽培管理要注意温湿度调控,确保竹荪菌丝、子实体生长适宜温湿度条件。菌丝生长期发现杂菌应及时清除,并撒上生石灰消毒抑菌,清除面大要重新补种。子实体生长期间若发现病菌,须揭开覆盖物,将发病处周围与畦床截断,用塑料膜将发病处盖住,并通过喷洒药物和覆盖措施阻止病菌的进一步蔓延。
采收
冬、夏季竹荪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春、秋两季出荪。当菌裙开始从菌盖下冒出后及时采收。采收时,避免成熟孢液黏附在菌裙、菌柄上,防止泥土弄脏菇体,影响商品价值。被孢液或泥土黏污的竹荪,要及时用水洗净,并保持菌裙和菌柄的完整。采摘竹荪时切勿强行手拉,用小刀从菌托底部切断菌索,以免折断菌柄和周围的小菌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