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交通,必将让明天的毕节飞得更远更高

2022/9/17 来源:不详

2月20日一大早,来自毕节各地的多名外出务工群众,在家门口坐上由相关部门统一组织的“专车”,前往毕节高铁站,搭乘从这里始发的G次专列,开往浙江海宁返岗复工,享受从“出家门”到“进厂门”的点对点精准服务。

这是毕节高铁通车以来,开出的首趟返程专列。对于受疫情影响外出务工不便的群众来说,更是一列开往“春天的列车”。

“今年过完年在家多待了一个月,还担心出门不方便,找不到工作,还好政府帮忙联系好了厂,直接送我们去上班,让我们觉得很暖心、很感谢!”来自七星关区燕子口镇的曹波,在候车时显得有些激动,“今年出去打算好好工作,多存点钱争取买辆车。”

作为务劳输出大市,毕节每年外出务工人员在万人左右,组织劳务输出已成为部分贫困劳动力脱贫的重要举措之一。

交通条件的改变

尤其是立体交通网络的形成

不仅解除了广大外出务工群众

往返的转辗、颠簸之苦

更为毕节经济社会

持续快速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打开中国地图,位于西南腹地的毕节,北临蜀水、西拥滇山,素有“川滇黔之锁钥,长江珠江之屏障”的称谓,是川、滇、黔三省的交通要冲。

然而,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的地形地貌,造成了毕节山阻水隔的封闭环境,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明朝大儒王阳明,也发出了“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的叹息!

交通的闭塞,让各类资源富集的毕节只能尴尬地“养在深闺”,经济社会长期处于“欠开放、欠开发、欠发达”的状态。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如何改变“守着金山过穷日子”的窘境?改善交通条件,被认为是最迫切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基于此,千百年来,毕节人追逐便利交通的梦想从未止步——

穿越历史时空,从秦开“五尺道”、汉修“南夷道”、隋筑“石门道”的画面,奢香夫人率众修筑“龙场九驿”的壮举,古驿道上的马蹄回响,到20世纪末节衣缩食打通“志气路”的不易......一段段与闭塞交通“抗争”的艰辛历程,共同串联起了一部毕节人不甘落后、同心攻坚的历史。

“山依然高,但路不再远”的梦想也一步步照进了现实。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面对“一无高速、二无铁路、三无航空、四无水运”的状况,顽强的毕节人没有气馁,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用行动改变交通闭塞的窘境,打通对外发展通道。

年12月31日,杭瑞高速遵义至毕节段正式通车,结束了毕节境内“零高速”的历史。

“高速公路时代”的到来,按下了毕节交通建设的“加速键”,高速公路建设捷报频传:黔织、毕威、黔大、毕生、毕都、织纳、贵黔、毕镇、织普等一条条高速公路相继通车,让毕节人千百年来畅想的大进大出、畅通无阻梦想变成现实。

年10月22日,随着厦蓉高速织金至纳雍段正式通车,标志着毕节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目标,更为贵州成为继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山东、福建、江西、广东之后的全国第9个、西部12省(区、市)第1个县县通高速省份贡献了“毕节力量”。

地上的路不断延伸,“天上的路”同步启航:年6月16日,毕节飞雄机场正式通航,打通了毕节对外联系的“空中走廊”。

一跃迈入“云上交通”航空时代的毕节,截至年年底,已开通23条航线,通达“北上广深”等国内多个重要节点城市,旅客吞吐量达到万人次,成为展示毕节对外开放形象的重要窗口之一。

在高速公路“县县通”、空中走廊“线线红”背景下,作为立体交通“三个要素”之一的铁路,一度成为毕节立体交通的“短板”。

年12月16日,被誉为中国第一条“山区高铁”的成贵高铁通车,古老的乌蒙山迎来了呼啸驰来的“和谐号”,迈入“高铁时代”。

至此,毕节铁路运营里程已达公里,从脚无寸铁到铁流滚滚,乌蒙大地焕发出了新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正所谓:山重水复终有路,磅礴乌蒙出深闺。

如今的毕节,高速公路快速延伸,铁路建设稳步推进,机场航线持续加密,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毕节,在交通建设上打了一个彻底的“翻身仗”,立体交通网络带来的“红利”正持续释放。

最美人间四月天,总溪河畔玛瑙红。

4月19日,建立在数万亩玛瑙红樱桃基地上的纳雍县厍东关乡果蔬产地预冷(移动冷库)服务中心,70余名村民正在分拣、包装玛瑙红樱桃。这些樱桃将通过京东物流的冷藏车,运输到广州等地。

搭乘交通便车,让玛瑙红樱桃“48小时内从采摘到消费者手上”的构想成为现实,解决了玛瑙红樱桃对运输、保鲜的特殊要求。仅4月18日到21日,已有1.5万件玛瑙红樱桃被送到广州的千家万户。

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小樱桃,不仅可以让千里之外的消费者大饱口福,更让当地的种植群众赚得钵满盆满,成为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力量。

这是交通之便惠及乌蒙人家的又一个生动缩影。

磅礴乌蒙,物华天宝,真山真水的特性赋予了毕节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大方天麻、赫章核桃、织金竹荪、威宁洋芋、金沙贡茶、毕节可乐猪等优质农特产品声名远播;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花海、溶洞、湖泊、峡谷、村寨等千姿百态,百里杜鹃、织金洞、威宁草海、慕俄格古城、韭菜坪、鸡鸣三省等众多世界级、国家级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令人神往。

“立体交通时代”的到来,不仅揭开了乌蒙大山的神秘面纱,更让毕节的美食与美景走出“深闺”,与世人“美美与共”。

由此,“毕货出山”势头强劲——年,“毕菜进京”“毕菜进渝”“毕菜进粤”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成效明显;1.04万吨农特产品销往越南、老挝等国家和地区;“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威宁三白”等农特产品品牌效应不断提升,为毕节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注入了动力。

也因此,毕节旅游好戏连台——每到节假日就“井喷”的各大旅游景区,让大美毕节的万般风姿展露无疑,广大游客满意而归;持续增加的A级景区数量和不断“捧回”的各类旅游“金字招牌”,更增添了毕节将旅游业打造为重要经济支柱的信心和底气。

一路通,百业旺。打通交通“大动脉”、畅通内部“微循环”的毕节,持续凝聚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为这方山水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让这里的各族群众对未来有了更多期许。

交通作翼,梦想导航

脚下的征程

必将越发蹄疾步稳

明天的毕节

必将飞得更远更高

作者:孟性荣

图片均为毕节日报全媒体中心资料图

来源:毕节发布

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10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